6月4日,安徽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达敏教授应邀来我院作了一场主题为“忏悔意识与中国当代小说”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杨剑龙教授主持。
首先,王达敏从当代作家余华的创作引出他自己对于当代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潮的研究,王达敏将论题分为世俗人道主义、人性本位人道主义、生存伦理人道主义、生命伦理人道主义等。他提出在其研究陷入困境时,常常努力回到问题的源头,将复杂的问题以最简单的方式处理。随后,王达敏梳理了中国当代作家创作中呈现出的忏悔意识,鲁彦周、张弦、张贤亮、戴厚英、苏童、贾平凹、余华、方方等,都成为其研究的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维尔•杜兰特的《世界文明史》、李泽厚的《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等著作,都给予他很多启示。接着,王达敏分析了东西方忏悔文学的不同,西方注重宗教伦理,他分析东西方忏悔文学的不同,西方为宗教伦理,中国虽然受到西方的启迪,但是更多的是本民族的伦理和现代人性。王达敏教授比较细致地分析了刘庆的《唇典》、方方的《软埋》、阿来的《云中记》,他都从忏悔意识和灵魂叙事的角度展开分析,呈现出其对于作品研究的独到角度和深入肯綮。
杨剑龙教授在总结时指出,王达敏教授的报告有三个特点或启迪:1、如何寻找研究论题的学术思路;2、研究中如何努力回到历史源头;3、关注文本研读中的系统性和深入性。杨教授认为这些都给予我们学术研究的某些启迪。研究生们就宗教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深度等问题,向王达敏教授请教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