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振复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法海本《坛经》的美学意蕴”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刘耘华教授主持,在文苑楼1405室举行,王宏超副教授做总结发言。
首先,王振复教授指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学热”中,随着美学界关注的重心由文艺美学逐渐深入到哲学中的美学问题,佛学美学开始受到学界关注。随后,他介绍了六祖惠能大师的生平和《坛经》的版本系统,并指出法海本是最早的版本,也最为可信。王振复教授认为,法海本《坛经》的基本佛学思想之一,是佛性论而非般若学,并比较了佛性说与般若学的基本分野。再次,王振复教授就“佛性即完美人性”这一命题进行了详细论述。他指出,慧能的佛性论吸取了中国传统的心性论,尤其是孟子性善说的因素。佛性论消解了所谓外在佛的权威,从而解放了人自身。中国禅宗教义的基本点就是“佛就在心中”,将至高无上的外在之佛,降格为我,同时将人与人性提高到佛与佛性的高度。所以佛性论从空的角度来假定人性,和审美有相通之处。佛性即完美人性。自度而非他度,是人的精神性解放。顿悟,禅悟与诗悟的同一之处,是一种“元审美”境界。
王宏超副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简单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