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云讲堂 回顾 NO.12 | 郜元宝:地方·国族·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空间想象
发布日期: 2020-04-18 作者: 浏览次数: 172

4月15日下午2点,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郜元宝教授做客亚美平台官方(中国)有限公司人文学院“名师云讲堂”,在腾讯会议平台上带来了一场题为“地方性·国族性·世界性——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空间’想象”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亚美平台官方(中国)有限公司人文学院杨剑龙教授主持,吸引了校内外244位师生参与。



郜元宝教授围绕客观存在的地方、国族、世界(空间一)与文学中的地方、国族、世界(空间二)引出话题,他认为“空间一”本来就并非总是边界清晰、定义明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文学的投射,就可以凸现出丰富复杂的物质、想象和价值的“文学空间”,显示“空间一”为无限增殖的“空间二”,正是“文学”创作与研究之能事。

郜教授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地方性概述出发,以鲁迅“未庄”“鲁镇”“S城”、李劼人成都城郊两地、沈从文湘西、老舍北京、张爱玲上海/香港“双城记”等为例,指出“现代文学”的“地方”包括“乡土”和“城市”二义,又有“国族”和“世界”的背景,三者密不可分,又相对独立。在探索“世界”和构建“国族”的过程中,是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地发现“地方”,先有“世界”,后有新的“国族”与“地方”的“发现”与“建构”,比如“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三大发源地:日本(“周氏兄弟”和“创造社”)、巴黎(李金发、王独清、李劼人、巴金、艾青、戴望舒等)、美国(胡适“文学改良”之酝酿、林语堂、梁实秋、闻一多、张彭春、洪深等)。他从三个方面展开对以上观点的论证:周作人《地方与文艺》针对新文学“执着普遍”的偏颇而提出“地方性”,不限于“乡土艺术”,也不限于“国粹乡风这些成见”;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在“世界文学”的前提下提倡“中国(地方)文学;以及王独清在巴黎创作的表达思乡之情的长诗。

接着,郜教授对当代文学的地方性特征展开了更为详细的论述。他首先引入了近年来影响较大的北京大学洪子诚先生的观点——即从1940年代初中国文学就开始产生了“一体化”进程,进入50年代后,“一体化”在文学中的表现越发明显,一直到90年代才有一个转型的发生。而郜教授认为即使是在“一体化”发展中,当代文学也有具有强烈的“地方性”,“一体化”不仅没有抹消中国文学差异化的“地方性”,反而使它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凸显。“新时期文学”最初十年,陆续登台亮相的数代作家都有创作“根据地”,且许多作家“根据地”不止一处,如汪曾琪的高邮、云南、北京、张家口、上海;王蒙、邱华栋从新疆到北京;红柯的新疆、陕西等等。“先锋派作家”的形式探索和外国文学背景令人眼花缭乱,但马原、苏童、余华、叶兆言、格非、北村、孙甘露、刁斗等无不尽显地域文化特色。如马原的东北、西藏,余华的浙江小镇,苏童的苏南村镇,叶兆言的十里秦淮,格非的“江南”,北村的闽北等等。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的“新都市文学”,其国际大都会或全球化特征并不明显,地域文化色彩倒十分突出。“新京味小说”、“新海派小说”、“南京青年作家群”等他们笔下的城市(urban)或“都市”(metropolis)的地域文化色彩浓烈,迄今尚无多元文化融合或超越民族国家文化界线的国际大都会(cosmopolis)。“新写实”“新历史”“新乡土小说”莫不如此。“陕军”三巨头之外,还有“河南作家群”、湖北“鄂军”、辽宁作家、“文学皖军”等等。另外一些文学潮流,如“女性/私人写作”最初的两位代表,陈染背后是北京以及此后众多的京漂作家,林白背后是广西以及此后不断壮大的“广西作家群”。此外,一些暂无明显群体特征、姑且以代际命名的“70后”“80后”“90后”作家,各自背后无不拖着故乡或某个可称为“精神故乡”的长长的影子;甚至连一些“类型小说”如谍战小说,也因此染上不少地域文化色彩。他总结道:迄今为止,用地方或籍贯命名某个作家群或文学现象,仍然是中国文学研究界一个通行而有效的办法;地域/地方性,是研究中国文学绕不开的逻辑起点之一;抓住“地域/地方”,才能进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国族”与“世界”。


郜教授认为关于目前有关文学“地方(地域)性”的研究还面临很多挑战:首先,要认识文学的地域性特征,必须超越1980年代中期讨论“寻根文学”时简单的地理空间指认与特征辨别,抵达不同地域文化深处和细部;其次,地方性意义其实是由一定的国族性与世界性折射出来,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否会有意回避现实中的“国族”与“世界”,如何会以之关联他们的当下题材创作?另外,深入地域文化内部的同时,还需要顾及特定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相互关系;最后,关于地方的开放与封闭的关系也需要引起重视。从地方性走向国族性、世界性的过程中,存在着二元互补与张力,中国文学在不同的阶段都是通过不同的世界文学所形成的“世界性”想象来召唤出“国族性”和“地方性”。郜教授还紧贴文本对不同的“世界性”因素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包括充分(过度)世界性、残留(畸形)世界性、渴望世界性、再封闭、普遍主义的共通人性、交互/共在的世界性以及如何获得世界性,等。

主持人杨剑龙教授从“大话题广开拓”、“大空间细梳理”、“大视野细分析”这三个方面高度评价了本场讲座并作出总结。讲座最后,在场的师生踊跃分享学习体会并发言提问,郜教授逐一进行回应,本场讲座在愉悦的氛围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撰稿:金羽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