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院语言所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莅临开展专题讲座,与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也收到了不错的反响。
12月4日,北京大学孔江平教授进行了两场题为《基于音位负担量的声调涌现及汉语上古音声调构拟的思考》和《从类人猿到现代人声道的演化研究》的讲座。第一场讲座中,孔教授提出了“音位负担量恒定假说”。他认为,音位负担量是计算语音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负担量的计算可以衡量每个音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一个语言或方言,音位负担量会受到制约,将这种理念应用在汉语的构拟中会发现,声调的产生和韵母及声母有很好的相关性,会有一个界限,即声母和韵母音位负担量增加,声调的负担量就会减小,甚至为零,任何语言都不会超越这个界限。在汉语上古音声调构拟中,当声韵母负担量很大时,音位的羡余性很大,没有产生声调的必要。在第二场讲座中孔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从黑猩猩到现代人类发音器官演化的相关研究。孔教授的团队利用磁共振声道材料,构建了黑猩猩和现代人类的声道模型,通过模拟黑猩猩到现代人类声道的演化,重构了大约五万个三维声道样本和以此合成的声音样本;通过现代人的语音感知评测,探寻元音在人类语言演化中涌现的时间。
12月20日,南开大学石锋教授以《演化语言学的三个时间尺度》为题展开讨论。石锋教授指出,演化语言学是以演化的理念研究人类语言,它有三个时间尺度:宏观史、中观史、微观史,反映出语言研究的广阔视野。宏观史考虑的是语言的涌现、成熟、发展、衰亡;中观史大体相当于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范畴;微观史主要是利用直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演化语言学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实证研究,语言学者必须更新观念和方法,才能做出新的成果。
1月2日,香港科技大学朱晓农教授做了题为《声调的起因》的讲座。朱教授认为,声调产生需具备五项必要前提。前两项是自然条件:湿热大陆有利于产生气声;人种体型矮小有利于产生假声。这两项条件集中出现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所以这一片地域是产生、维持最复杂的复合型拱度调的地方。后三个是语言学前提条件,或三步语言学过程:有多种发声态存在,如气声、假声,这些发声态天然引发音高差别;高响度音节和单音节构词,作为发声态伴随特征的音高差别在此语境中得到放大和加强;上述加强了的音高模式范畴化为音法单位——声调,这是具体语言中的特定过程。简单地说,最初作为发声态伴随特征的音高差别,一旦上升为区别特征,就形成了声调。本讲座以汉语四声的产生为例讨论特定语言中的声调起源,并对现有的声调起源理论加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