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山西省受害者张先兔老人故世,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专程前去送行
发布时间: 2015-12-07 作者: 浏览次数: 236
帮助弱者小者的社会才有希望
“日本人还木拉(没有)给我道歉,给我赔钱(赔偿),在(这)要等到甚会儿(什么时候呢)?”“苏老师和陈老师给了我5000块钱看病,山西离上海又这门(这么)远,我该咋个(怎么)感谢人家咧?”这是中国“慰安妇”受害者张先兔大娘临走之前,对其二媳妇张艾英说的遗言。2015年11月12日上午9时15分,张先兔老人带着这些未尽的遗言,于在盂县西烟镇的二儿子郭艾明的家中,抱恨而终,享年89岁。多年来,张先兔老人和其他“慰安妇”受害者一直在坚持向日本政府讨回公道,但直到老人临终,也没有等来日本政府的道歉。
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陈丽菲教授带着研究生张亚运,乘飞机到达太原武宿机场,找车转了半小时路程到达太原高铁站,再买票乘高铁,1个小时到达盂县以后,已是晚上5点多,盂县天已全黑,大雾弥漫,夹着细雪纷纷。在盂县快捷旅馆住一夜,第二天一早由盂县新闻中心的朋友帮忙,驱车一小时余,到达盂县的西烟镇,寻路至西村张先兔老人二子郭艾明先生的家里,参加张先兔老人的葬礼。11月20日上午10时许,冒着蒙蒙的细雨,迎着瑟瑟的寒风,亲朋好友、众多媒体都来到这里,送别老人的最后一程。

陈丽菲教授与郭艾明一家合照
阴沉沉的天空下,万物哀哭,草木动容,寒风细雨似乎都在为张先兔老人哀悼。在葬礼现场,陈丽菲教授为老人献上了花圈,并上了三炷香,随后,接受了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等当地媒体的采访,还接受了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陈丽菲教授说:“‘慰安妇’这个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说,老人走了,问题就结束了,历史还是在延续,它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尽管现在还没有得到日本方面的赔偿,但是这件事情持续了这么长时间,让全世界都来关注这个问题,它已经超越了中日两国的关系,而具有人类文明的这样一个高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先兔老人作为一名战争受害者,她捍卫人类个体尊严、捍卫女性人权,要求讨还清白的申诉价值,是永存的。”

陈丽菲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张先兔大娘的追悼会开始,乐队奏哀乐,陈丽菲教授,张双兵老师与在场的全体人员一道,为老人默哀3分钟;然后陈丽菲教授代表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致哀悼词:“我们从1998年认识张先兔老人,在李贵明先生,张双兵先生还有英豪先生这些乡亲们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共同走过这么长时间,亲眼看到她,如何以老病之身,为姐妹们,为中国的受害者们,发出她勇敢的呐喊,远渡重洋,为民族的尊严来追讨大义,她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国女性。二战中日军‘慰安妇’这个反人类的制度,在人类女性史上达到登峰造极的残害程度,因为我们这些老人,她(们)的勇敢发言,真相才开始浮出水面,才能够让我们严肃的回望我们的历史,来揭开这个历史的黑幕,而且以我们共同的努力,进一步的向人类文明的前景去迈进,他们的声音,从我们这里,从一个小山沟这里,传扬到全世界,这是对人类文明认识推进的一个重大贡献,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价值,这就是我们今天那么多人,都聚集到这里,由此来表达我们对张先兔等老人这一个群体的致敬,而且她们的努力,将借由在场的各位的努力,而发挥出对于人类和平的祈求,对于人类正义的坚持,和它永久的价值。”阳泉市和盂县的妇女委员会也勇敢的站出来,和在场的其他媒体组织一道,先后为老人致哀悼词。斯人远去,精神永存!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张先兔老人这种坚持正义,至死抗争到底的精神,深深的感动。

张先兔老人灵堂前
而后,张先兔老人的家人为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捐出了老人生前的棉袄,棉裤,小绣花鞋和一些生活用品,这些东西可以拿到上海,作为研究中心的资料展出,以纪念老人。
追悼会结束后,陈丽菲教授等人随老人的出殡队伍一起,把老人送到墓地,让老人入土为安。愿老人一路走好,天堂或许没有战争!
回到郭艾明的家中,杨秀莲作为中国“慰安妇”受害者南二朴的女儿,同时也作为“慰安妇”大娘们的子女代表,声泪俱下,为我们讲述了南二朴老人生前所遭受的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并且向在场的媒体表明了自己愿意继续替母亲和山西的“慰安妇”受害者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在场的听者,无不动容。
下午4点30分左右,陈丽菲教授等一行人来到了曹黑毛老人这里,并代表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和苏智良教授提前给老人送来了2016年的5000元慰问金。“我们把这5000元钱早点送去,老人可以提前用这些钱为自己买一些药物和生活用品。”苏智良教授通过电话告诉我们。
曹黑毛老人今年已经是94岁的高龄了,精神状态很好,也非常有骨气,曾经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这些后辈:“日本鬼子造的孽(犯的罪),我们当年受了好多罪,官司赢不赢,耐也木拉甚了(也无所谓了),我今年也94了,也是快死的人了。娃子们(孩子们),以后把咱家的门儿看紧了!不要说随便一个人想踢开就踢开,说进来就进来!”
在战乱中,妇女儿童往往成为主要的受害者,他们的权利和身体往往被侵略者肆意的践踏,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显露出的野蛮和暴力,中国的许多女性沦为“慰安妇”制度的受害者,这是对人类和平、人类文明和人类正义的挑战,为以后世界的和平提供了警示。
十几年如一日,苏智良教授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历史学者,和陈丽菲教授一道,秉承着这些老人的意愿,为了采集证人证言等资料,深入基层,他们从东瀛到上海,从白山黑水到黄土高原,从冰封北国到炎炎海南,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陈丽菲教授曾经说:“帮助弱者和小者,这样的社会才有希望。”在进行学术研究,田野调查的同时,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还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对这些曾经的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帮助,每年都派志愿者到老人家里,给他们送上一份新年的资助和祝福。
“从学术调查到伸手援助也是一种自然过渡。”“我们对‘慰安妇’问题持之不懈的研究,除了揭露日军暴行,让历史记忆保持唤醒状态之外,更是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苏智良教授曾经说过。现在,正在进行的“慰安妇”的相关文献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工作,这个不仅可以为遭受“慰安妇”制度摧残的老人们正名,更可以让后人引以为戒,永远记住这一段人类苦难的历史!
人文学院2014级新闻学研究生:张亚运
2015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