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在韩国首尔的外交部门口,一些韩国民众参加反日示威活动。新华社发
昨日,韩日外长就日军“慰安妇”问题达成一致,韩方表示,如果日方能切实履行其作出的承诺,韩方将确认“慰安妇”问题终结。韩日在此问题上出现缓和之势基于何种背景?日方又能否展现足够诚意以推动这一历史问题的最终解决?
压力之下被动之举
据悉,韩日商定由韩方发起成立“慰安妇”受害人援助基金,日方将利用财政预算向该基金提供10亿日元资金。此外,韩日政府将合作开展恢复“慰安妇”受害人名誉、抚平受害人内心创伤的各种项目。双方当天并未签署相关协议,而是通过联合记者会口头公布了具体内容。随后,韩国总统朴槿惠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通电话,安倍向“慰安妇”受害者表示道歉和反省。
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表示,日本此番让步,反映了日本首相安倍受到的压力——今年8月的“安倍谈话”由于在“慰安妇”问题上较“村山谈话”和“河野谈话”发生明显倒退,不仅含糊其辞地表示“女性名誉和尊严受到伤害”,更是只字未提“反省”和“道歉”,这引起了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对韩国的支持。此外,美国出于“亚太再平衡”的考虑,也希望美日韩同盟关系有所改善,故而对韩日双方都有所施压。
亚美平台官方(中国)有限公司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表示,中韩两国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共同对日斗争也是日本政府作出这一决定的动因。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已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中韩联合推动的“慰安妇”文献申报《世界记忆名录》虽未入选,但让日方感受到来自亚洲各大战争受害国的巨大压力。再加上日本明年面临参院选举、经济不景气等国内政治因素,安倍希望在外交上改善同邻国关系,提升自身形象。
外媒认为,日韩此轮会谈成果也为两国首脑在明年3月美国进行的会谈创造可能性,届时双方可能最终确认谈妥“慰安妇”问题并发表联合文件。
日韩走近仍有挑战
此轮会谈又是否标志着未来韩日能“一劳永逸”地摆脱“慰安妇”问题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让两国关系走向“新起点”?
专家表示,目前来看安倍此次“退缩”的背后,更多源自现实政治需要,特别是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而非自发之举。从两点可以看出:第一,日方强调向基金出资是“日韩合作的项目”,不是“国家赔偿”。其次,尽管这是日方首次承认在“慰安妇”问题上负有责任,但日方提到的“责任”究竟是法律上的还是道义上的并不明确。从上述对基金的定性和官方用词上,都可见日方在历史问题上仍旧企图模糊说辞,淡化甚至撇清自己的侵略行为和战争罪责。
如果再回顾历史,日本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的偷梁换柱和立场反复更是不胜枚举。1995年,日本推出民间性质的“亚洲女性和平基金”,向二战期间的日军“慰安妇”发放“慰问金”,当时就遭到韩国、菲律宾等国受害女性抵制,认为日本“歪曲了问题的本质”,以所谓民间慰问代替政府赔偿。从1996年起,日本有4位首相曾向“慰安妇”们送去道歉信,他们中不乏承认日本殖民统治给韩国人民带来巨大苦难之人,但世人看到的却是日方在历史问题上几次三番言行不一和立场倒退。因此,此轮会谈能否真正让韩日捐弃前嫌,还要看未来日方的诚意和信用。
此外,由于日方看重一劳永逸地解决“慰安妇”问题,强调解决方案的最终性和不可逆性,言下之意就是让韩国以后不得对日本打“慰安妇牌”,这无形中让韩国承担了日方“历史违约”的风险,因此韩方并不满日方就此“结案”。不少韩国民众还要求日方应就强征劳工等问题进行诚挚道歉并拿出切实解决方案。
日韩此举对于日本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解决“慰安妇”问题又有何借鉴?专家表示,由于安倍此举是压力下的被动行为,因此其他战争受害国可能难以复制“韩日模式”。而作为“慰安妇”最大受害国之一,中国当要求日本政府一视同仁,加大推进同中国解决“慰安妇”问题的进程。 张全